close

絕地救援

let's do the math  let's do the science


聽到這部電影的消息其實我還蠻驚訝的,因為在很久以前我看過原作。

書名叫做「火星任務」

蠻有意思的是我之所以會去看只是因為書背的故事大綱吸引我,然而我看了10多頁我就在誠品打瞌睡了。kKS7neK.jpg 

所以當我得知他被翻拍成電影的時候就想要去把原作好好看完一遍的衝動。

只不過對於看書熱情總是起伏不定的我要好好坐下來看完一本書實在有點難。

雖然說我遲遲沒有去把原作好好的K完,但當我看完電影的時候,心中卻充滿著立刻就想把小說看完的力量。


在我去看電影之前,聽到身邊的人對於這部片的感想。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拿「絕地救援」和「星際效應」做比較,的確兩部片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像:題材、有名的大導演、重複的卡司(說真的,誰會想到麥特戴蒙會突然出現在那顆冰冷的星球上啊)。

我覺得兩部我都會推薦,但我真的比較喜歡絕地救援。我覺得他比較真實,真的會讓你覺得火星就是長那樣,如此美麗卻捉摸不定的星球。

讓我覺得很有感觸的是整部電影處理「時間」的方式,我覺得導演很清楚的知道他什麼時候要慢慢地講故事和甚麼時候只要說個近況就好。

畢竟時間這難搞的東西處理好,觀眾就會覺得很多事情都還算合理。

我還沒去看電影以前,對於這種一個角色演到底的片都會有點負面,說實在的少了與人的互動,角色的個性和情感會表達不出來的。

但他們卻把這一個缺陷轉化成一大成功,他們讓主角開始與觀眾對話,使觀眾的視覺是第一人稱而不是旁觀者,這樣可以讓觀眾有更多的想像和思考空間,彷彿就像是在現場一樣。

而我覺得這部片可能是麥特戴蒙這幾年演得最好的一部。                                                                                                                          


unnamed.jpg 


在看電影的途中,很多畫面讓我聯想到的不是被拿來比較的星際效應,而是日本漫畫「宇宙兄弟」,這部漫畫是闡述成為太空人的過程和NASA內部的選拔到底是在做什麼。我記得漫畫中有一個橋段,太空人在訓練時NASA會給「綠卡」這種東西,而這張卡片代表著麻煩的指令或是情境,要讓受試者去解決問題,即便會使其他團隊成員很疑惑。

畢竟,太空是一個非常傻眼的地方,麻煩會在什麼時候出現你完全不知道,但如果你這時放棄,一切就完了,雖然很累、摔得很重,但還是要嘗試著去解決問題,活下去。

The-Martian.jpg 

今日最感動台詞:每天我都可以看到寬廣的地平線,只因為我可以


我是W

arrow
arrow

    wenword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